古代盗墓奇闻录 在唐朝咸通末年,凤翔府有位名叫李道的刑官配资知识推荐网,他曾经抓获一个经验老到的盗墓贼。这个盗贼在审讯时坦白:我干这行已经三十年了。从咸阳北边到岐山东麓,除了帝王陵墓,几乎都被我光顾过。 当被问及盗得什么奇珍异宝时,盗贼说:金银玉器数不胜数,但都不足为奇。倒是在咸阳郊外一座古墓中发现一面铜镜颇为特别。这镜子两面都光亮如新,正面照人如常,背面照人却会上下颠倒。
展开剩余61%另一间墓室也有石床、石凳、石枕和石屏风,二十多个侍女石人手持梳子、毛巾等物。最诡异的是魏王子且渠的墓,里面没有棺椁,只有石床上躺着一对年轻男女的尸体,面色如生。广川王吓得没敢动任何东西,原样封好离开了。 《子不语》中记载了凤翔以西的奇特葬俗:人死后要等尸体腐烂成白骨才下葬。当地人相信,尸体未腐就下葬会吸收地气变成僵尸——长白毛的叫白僵,长黑毛的叫黑僵。有次有人挖到一具头上长角、没有五官的古尸,怀疑是僵尸所化。 还有个姓孙的人挖沟时发现一道石门,后面是座古墓。墓中鸡犬、日用品都是陶制的。最奇特的是两具悬棺,墙上钉着几具殉葬者的尸骨,衣服还能辨认,但一碰就化成灰,只留下几枚钉子。 《福州府志》记载了五代闽国建立者王审知陵墓被盗的经过。明宣德四年,三十名屯田士兵盗掘王墓。 第一个下去的人突然没了动静。等众人扩大盗洞进去时,发现他已经死了。墓室很大,中间摆着五个香炉,供奉着闽王的画像,金银珠宝不计其数,还有两口红漆棺材。盗贼们洗劫一空后,死者的妻子梦见丈夫说:'我是第一个下去被蛇咬死的,应该分一半财物。' 妇人多次讨要无果,最后告到按察使司,盗墓者全部落网。有趣的是,当地秀才王琨自称是闽王后人,官府对照族谱后,竟然归还了部分陪葬品。那幅闽王画像虽然四周被虫蛀,但人物部分完好无损,画中的闽王方头大耳,目光如炬,令人称奇。 《东轩笔录》记载了北宋两位名臣墓葬的不同遭遇。盗墓贼在两墓之间盖房挖地道,先盗了张耆墓,获得大量珠宝后,他们居然将墓恢复原状。接着盗晏殊墓时,听到里面传来猛兽吼叫和兵器碰撞声,进去后却空无一物。 晏殊墓中几乎没有值钱陪葬品,连'金腰带'都是木胎涂金。盗贼们恼羞成怒,毁坏了晏殊的尸骨。后来他们销赃时被抓。作者感叹:张耆厚葬反得保全,晏殊薄葬却遭毁尸,世事难料。 这让我想起宋代易学大师邵雍的故事。他临终前嘱咐薄葬,还特意让邻居小女孩见证。几十年后,当小女孩的儿子想盗墓时,老妇人劝阻道:我亲眼所见,墓中一无所有。邵雍墓因此得以保全。 《录异记》还记载了洪州府衙的奇事:院中有棵数百年树龄的皂荚树,据说有灵性。新任太守李宪执意要砍,挖树时发现一座古墓,碑文最后写道:我是郭璞配资知识推荐网,五百年后,墓被贼李宪所发。李宪大惊失色,立即将墓恢复原状。 (注:郭璞是东晋著名学者,在金陵被王敦所杀,不知为何葬在此处。)
发布于:天津市广源优配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