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余年深耕,盐城环保科技城已在环保产业领域站稳脚跟:构建的“烟气治理、水处理、土壤修复、固废综合利用”多元格局,赢得“烟气治理之都”美誉,斩获“国家环保产业集聚区”等称号,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16家新型研发机构与院士团队促成“技术创新链+ 产业服务链”深度融合。这份“立园之本”的成果正规网上股票配资平台,为园区在“双碳”战略下开启“二次创业”奠定基础。当下,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园区发展的必答题,盐城环保科技城需以绿色低碳为核心引擎,在传承优势中突破,在精准定位中破局。
产业升级:
从“治污”到“减碳”,培育新动能
“一次创业”时,盐城环保科技城以大气污染治理为切入口,构筑起产业壁垒。但在“双碳”背景下,单一治污服务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二次创业”的关键在于推动产业从“末端治理”向“全周期低碳”延伸。
从纵向看,盐城环保科技城可依托现有大气治理、水处理产业基础,为服务附加“碳属性”。 例如,为企业提供烟气治理方案时,同步嵌入碳足迹核算、减排路径规划,将“环保服务”升级为“环保+低碳”综合方案。从横向看,需瞄准零碳负碳新赛道,借江苏省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零碳负碳)建设契机,布局绿电供应、碳捕集、储能等领域,培育低碳装备研发、碳管理服务企业。同时,推动现有企业数字化改造降能耗,通过绿色招商引入新能源项目,最终形成“传统环保升级+新兴低碳培育”的双轮驱动生态。
展开剩余56%场景示范:
以“三一思路”建标杆,让转型可感可复制
园区是绿色低碳的最佳试验场,“二次创业”若仅停留在技术研发,易陷入“纸上谈兵”,需将自身打造成“活样板”,以场景化实践带动产业转型。
可探索“1/3生态、1/3 生产、1/3 生活”的“三一思路”,构建全维度低碳场景。在能源领域,利用盐城光伏资源,在厂房、停车场布局分布式光伏,配套储能设施推动绿电直供,逐步提升企业绿电使用率;在交通领域,建设新能源车充电网与光储充站点,替换通勤、物流车辆;在建筑领域,新厂房按绿色标准建设,加装智能能耗监测系统。这种“从点到面”的建设,不仅能降低园区碳排放,更能为企业提供可复制的转型路径。
创新赋能:
差异化创新,避免“千园一面”
“一次创业”时,16 家研发机构与院士团队打通了“技术—产业”转化通道。“二次创业”则需聚焦差异化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盐城环保科技城地处东部沿海,能源消耗集中、产业链完备,更适合走“技术型低碳”路线。可依托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联合院士团队攻关 “中小环保企业低成本碳捕集技术”“废水处理与碳减排协同技术”等细分难题。同时需完善“产学研用”机制,让研发机构深度参与企业低碳技改,将实验室技术快速转化为生产线应用,建立低碳技术试验基地,为海外人才项目提供中试支持。这种聚焦细分、需求导向的创新模式,既能发挥现有科研资源优势,又能形成具有“环科城辨识度”的技术品牌,避免陷入“千园一面”的困境。
未来,盐城环保科技城将锚定绿色低碳核心正规网上股票配资平台,在产业升级中延优势、在场景示范中树标杆、在创新赋能中破壁垒,走出一条有环保特色的发展之路。马 梅
发布于:江苏省广源优配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