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张斌配资知识推荐网
9月12日晚,一场洋溢国际风采的“金熊猫之夜”在成都举行。来自全球影视文艺界的6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在这座焕发蓬勃朝气与幸福气息的城市,以影视为桥碰撞思想、凝聚共识。
作为本届金熊猫奖的开场戏,“金熊猫之夜”以“文明长河”为主题,“河流”贯穿内外场的空间线索,构建出“从文明之源到世界之海”的叙事脉络。开场片《天府之约》即以“文明长河”为脉络,从长江、黄河到尼罗河、亚马逊河,不同的文明犹如各异的河流,多姿多彩,最终在汇聚中交融、发展、奔腾。
当晚,戏歌《川流不息》为“金熊猫之夜”拉开帷幕,“五朵”梅花奖得主如数家珍地唱出巴蜀大地的山川景物、风土民情,更将“大靠花枪”“川剧变脸”“兵褂跟斗”“水袖”等川剧绝技融入唱腔,借川腔川戏演绎巴蜀韵味,彰显中华传统戏曲的隽永魅力。
现场,嘉宾席上的桌花——珙桐花悄然绽放。珙桐因其花形宛如展翅飞翔的白鸽,故得名“鸽子树”。1869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四川首次发现大熊猫与珙桐。如今,珙桐和大熊猫均成为和平美好的象征。
第二届金熊猫奖评委会主席陈凯歌在致辞中向所有参评作品及其创作团队致以崇高敬意。他期待,世界各地的影视艺术创作者会聚成都时,不仅能交流技艺,更能达成深刻的理解与共鸣,“让每一次交流都如春风化雨,滋养多元文明之花在全球的每个角落灼灼盛放。”
在第二届金熊猫奖的“金熊猫之夜”会场外,非遗体验区是一道璀璨的文化风景线。来自四川的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精湛的技艺与深厚的文化意涵,向海内外嘉宾生动展示了中华传统手工艺的非凡魅力——国家级非遗蜀绣,历史悠久,以针法细腻精湛、色彩明丽典雅著称。经典题材如“芙蓉鲤鱼”“熊猫竹石”不仅再现巴蜀风物神韵,更彰显了“以针代笔、以线为墨”的艺术境界。省级非遗的宜宾面塑,以糯米粉、面粉为材,通过捏塑蒸制幻化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展品中既有源自三国文化的关公塑像,也有取材影视的“魔童”哪吒造型,兼具传统底蕴与时尚气息。
金熊猫之夜作为促进交流、加深情谊与相互理解的平台,活动内容精彩纷呈。中外嘉宾纷纷表示,通过这一活动,他们对四川的美丽有了全新的认识配资知识推荐网,也找到了打开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将在“锦绣天府·安逸四川”之中,留下一段珍贵而美好的“金熊猫”回忆。
广源优配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